尽管困难重重,塔塔科托脆弱的珊瑚物种仍在极端高温下顽强生长,为珊瑚礁在气候变暖的世界中的恢复力带来了新的希望。
自然资源和环境
1988年,在越南同塔省的鸟栖国家公园,绚烂的夕阳下曾是上千只赤颈鹤齐飞的壮丽景象。赤颈鹤是世界上最高的飞行鸟类,也是同塔省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象征。然而,由于关键植物物种的消失,该地区已有近40年没有出现过赤颈鹤的踪影,到2022年仍然没有赤颈鹤回归的记录。为应对这一挑战,由德国政府支持的旗舰倡议,即,正携手越南政府,共同实施相关战略恢复湿地栖息地,并扶持同塔省当地的社区发展,从而缓解生态系统的压力,为赤颈鹤的回归创造条件。
“我爱这条河流,因为我出生在这里。我希望保护好它,哪怕只是做一些小事。”印度尼西亚德波的一名43岁的护河志愿者巴克里表示。他家住在德波和茂物交界处,在河岸边开了一家小店,这一带人们的生计都依赖着芝利翁河。该河流绵延100多公里,最终汇入爪哇海,沿岸有380多万居民。旨在加强地方治理,促进对芝利翁河流域的可持续管理,提高社区参与,尤其是妇女和弱势群体的参与。该项目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实施,重点是帮助东南亚国家联盟六个成员国减少污染和适应气候变化。
超过一半的人依赖森林获取药物、食物和生计,尤其是住在森林附近的居民。森林像大自然的超级市场,提供水果、坚果、蜂蜜、昆虫和菌类等营养食物。它也是传粉昆虫的家园,助力农作物成长,同时改善土壤、水源和气候,是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基础。为保障我们的未来,必须妥善管理森林。
森林对生物多样性、气候调节和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森林有助于维持土壤肥力,调节水循环,支持生物多样性,对于农业的高效生产不可或缺。采取可持续做法,例如农林学方法和轮作,可以有效减少毁林和土地退化的情况。然而,日益攀升的粮食需求会导致人们继续采用不可持续的耕作方式,从而伤害森林。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凸显了平衡森林养护、粮食生产和生态系统健康对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解决这些相互关联的问题,是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和保护森林的关键。开展创新项目有助于保持这种平衡。值此国际森林日(3月21日)来临之际,以下将展示叁个例子,说明食品和森林之间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促进可持续土地使用,为社区带去积极影响。
首个世界冰川日:中国青年以实际行动助力冰川保护
保护冰川,要立即采取气候行动,尤其需要青年的参与。在3月21日首个世界冰川日到来之际,看中国青年如何身体力行,守卫"地球水塔"。
?
在肯尼亚图尔卡纳湖地区,教科文组织通过“沙漠捕鱼”项目,助力当地社区应对气候变化,释放湖泊潜力,带来生计和环境双重益处。
由于非法建筑、水源流失、越野车入侵等破坏性行为,位于波黑弗拉尼察山脉的普罗科什科湖面临着环境退化的严峻威胁。在普罗科什科湖自然遗址管理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塞尔玛·卡德里奇·穆哈雷莫维奇(Selma Kadri? Muharemovi?)指出,“增加对保护区妇女的投资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波黑,妇女主导的组织在保护自然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球环境基金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助下,为期5年的“保护区可持续发展”项目为普罗科什科湖、德里纳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区提供资金和支持,鼓励女性领导的团队积极参与生态旅游、传统工艺和有机农业等活动。这些举措不仅强化了自然资源的保护,也为宣传和赋能女性创造了更多机会,从而确保国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得以传承,造福子孙后代。
在全球范围内,冰川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融化。到2100年,安第斯山脉97%的冰川可能会消失。委内瑞拉最后一座冰川——拉科罗纳(La Corona)冰川已经彻底消失。在非洲,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乞力马扎罗冰川到2025年将可能不复存在。冰川消融正在对生态系统以及数以百万计人口的重要水资源供给造成威胁。最新一期,深入探讨这场危机带来的灾难性影响,并呼吁全球立即取行动。
现年51岁的卡利克斯塔(颁补濒颈虫迟补)托尔纳贝是(罢辞谤苍补产é)的一名社区领袖。托尔纳贝是位于阿特兰蒂达特拉市的一个非洲裔洪都拉斯加里富纳人社区,在这里即使只下一个小时的雨,也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对卡利斯塔等人来说,2024年11月的热带风暴“萨拉”和随后的寒潮造成了严重的洪水和山体滑坡,影响了全国近叁分之一的地区。这不只是一场普通的自然灾害,更像是一种提醒,即风暴从未结束,它们总会卷土重来。风暴引发了健康问题,特别是风暴造成登革热的发病率上升,导致2024年5月全国进入卫生紧急状态。最近启动的目标是援助80万人。该计划需要1.38亿美元资金,用于国家人道主义论坛支持政府领导的救济和恢复工作。
塞内加尔东南部的丁德费洛(顿颈苍诲é蹿é濒辞)社区自然保护区由12个村庄组成,保护区将保护、可持续农业和社区发展融为一体,既保护生物多样性,也维持当地居民生计。
在圭亚那南鲁普努尼地区,巨型犰狳不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也是当地土着文化的象征。传说中,一名小男孩在迷路后被巨型犰狳收养,成为“巨型犰狳骑士”,这种传统故事至今在瓦皮查恩社区流传。巨型犰狳的洞穴为许多物种提供栖息地,其消失将对生态造成连锁反应。
20年前,还是一名护林员的安吉贝特?约翰尼 (Angelbert Johnny) 在关注到当地野生动植物数量下降之后,与朋友们共同成立了南鲁普努尼保护协会,并随后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持下,开展了多个保护项目。如今,安吉尔伯特管理的项目专注于保护巨型犰狳和巨型食蚁兽。这一项目结合了传统知识与科学研究,通过相机陷阱监测物种数量,开展社区调查,并为当地居民提供与野生动物相关的收入机会。
赛亚西?萨劳(Saiasi Sarau)是一名斐济水手,从孩提时代起,他就与海洋有着深厚的渊源。他从一名渔民做起,后来成为船长,目前在南印度洋的库克群岛担任渔业观察员。他的职责包括收集渔获物和副渔获物的科学数据,并监测海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确保生态系统的安全。目前,赛亚西正在毛里求斯参加由“公共海洋深海渔业”项目举办、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领导的深海渔业科学观测讲习班,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行一起学习数据收集的标准化程序。讲习班强调了设立独立观察员和落实负责任渔业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过度捕捞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背景下。
全球自18世纪以来湿地减少85%,气候变化和城市化也在持续威胁着生态系统;与此趋势相反,智利卡韦尔潟湖的重获新生堪称可持续保护的成功典范。
在秘鲁的通贝斯,“红树林恢复(惭补苍驳搁别蝉)”项目促进了环保意识与社区主导的保护工作,通过教育和青年参与来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